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滞留喷洒
来源: | 作者:cdheimao | 发布时间: 2017-11-28 | 1357 次浏览 | 分享到: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滞留喷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滞留喷洒防治病媒昆虫选择杀虫剂的原则和常用杀虫剂及推荐剂量、杀虫器械及技术参数和滞留喷洒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滞留喷洒技术防治室内外的病媒昆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917.1—2009  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 第1部分:喷射剂

GB/T 23795—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蜚蠊

GB/T 23796—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蝇类

GB/T 23797—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蚊虫

3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滞留喷洒 residual spray

使用有持效活性和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喷洒处理病媒昆虫经常活动、栖息或停留的靶物体表面用来对其控制的施药方法。

3.2 挂流 hang but not flow

采用常量喷雾喷洒至垂直靶物体表面呈现一层均匀而不流淌的液滴。

 3.3 剂量 dosage

单位喷洒面积杀虫剂有效成份的使用量,以g/m2表示。

3.4吸水量   absorption of water

单位面积靶物体表面喷雾至挂流所需水量,单位mL/m2

4 选择杀虫器械

4.1喷雾器

应选择贮压式或机动泵式喷雾器,可根据拟处理面积的大小或高度选择单用或兼用;也可选择手动泵式或脚动泵式喷雾器。

喷雾器宜安装气压表,显示喷雾压力。

喷雾气压参数:170~380kpa。

4.2喷嘴

    处理的靶物体表面为平面时,应选择扇形喷嘴,喷角≥80°。处理孔洞、缝隙或裂缝时,应选择单束喷嘴。绿篱实施滞留喷洒时,应选择中空锥形喷嘴。

5 选择杀虫药剂

5.1原则

5.1.1有持效活性、触杀作用,且高效、低毒,环境友好。

5.1.2选择对靶病媒昆虫敏感的杀虫剂。

5.1.3剂型宜选择水溶性粉剂、悬浮剂。针对靶物体表面为不吸收面或某些特定场所可选择乳油。

5.2常用杀虫剂

     可用于滞留喷洒的常用杀虫剂及推荐剂量见附表A

6 操作方法

6.1 器械准备

6.1.1检查喷雾器或喷雾泵,部件应齐全,功能应正常,安装应正确。

6.1.2药箱内添加清水至正常使用允许容量,并加压试喷喷嘴应雾化良好,且喷嘴和开关阀门无滴水或堵塞。喷雾器或喷雾泵应无漏气、滴水或漏水。

6.1.3将喷嘴放入广口≥2L的计量容器内,在无泄漏的情况下,准确持续喷雾1min,计量喷出水量,并记录。试验重复3次以上,求其平均数作为该喷雾器或喷雾泵的喷出参数。

计算喷出参数按式(1)。

              ····················(1)

式中:

X——喷出参数,单位:mL/min;

V——1min喷出水量,单位:mL;

n——重复次数。

6.2喷洒准备

6.2.1对拟处理现场进行勘察,按拟处理靶物体表面性质分别测量出应处理的面积,并清洁有污渍或灰尘的靶表面。

6.2.2根据拟处理靶物体表面性质,分别划出0.75m×1m的拟处理面各3块。按5.1.2压力,喷雾至挂流,并准确计时,计算靶物体表面的吸水量。

计算吸水量按式(2)。

            ················(2)

式中:

——吸水量,单位:mL/m

X——喷出参数,单位:mL/min;

——喷洒时间,单位:min;

——重复次数;

.75——1次喷洒面积,单位:m

6.2.3训练喷洒技巧,使喷洒人员达到每分钟喷洒19m2为宜,见附录B。

6.2.4根据靶物体表面面积与其单位面积的吸水量,计算药液需求量,按式(3)。

                                                  ···············(3)

式中:

V1——药液需求量,单位:mL;

S——靶物体表面面积,单位:m

——单位面积吸水量,单位:mL/m。  

6.2.5根据药液需求量或喷雾器或喷雾泵储药箱额定容量及滞留喷洒杀虫剂剂量,计算总用药量和单筒储药箱用药量,按式(4)。

                    ·············(4)

式中:

W——单个储药箱或总所需药物制剂量,单位:g或mL;

V2——储药箱额定容量或药液总需求量,单位:mL;

——剂量,单位:g/m

C——有效成分含量,单位:%。

6.2.6配制药液,可用单独的混药容器或直接在储药箱内,用定量清水与定量杀虫剂充分混合均匀,且药液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6.3 喷洒技术

6.3.1平面喷洒技术

6.3.1.1机动泵式喷雾器将工作压力调整至280kpa。贮压式喷雾器加药液封闭后泵入气压至380kpa;无压力表时,设定10L贮压式喷雾器(储药箱额定容量8L)加压1次6.9kpa,加压55次喷雾器内压约380kpa。在喷洒过程中,可间断性泵气以保持桶内压力。

6.3.1.2 喷洒时采用扇形喷嘴,喷头离墙面45cm,喷射幅宽为75cm,每幅之间应有5cm交叉。先从房顶到地面由上而下喷洒,向一侧跨步后再由地面到房顶由下向上喷洒,并向同方向移动,见附录C,如此反复,直至完成靶物体表面喷洒。

6.3.1.3向墙的顶端喷洒时,身体要向前倾斜,当喷嘴向下移动时身体要向回缩直。

6.3.1.4 根据靶病媒昆虫的孳生、藏匿和栖息习性,针对性的采取选择性或全面性滞留喷洒。

6.3.2孔洞、缝隙或裂缝喷洒技术

6.3.2.1使用贮压式喷雾器,参数及要求见6.3.1.1。

6.3.2.2采用单束喷嘴,直接向孔洞、缝隙或裂缝喷洒至药液湿润不外溢。喷洒自上而下,同向移动,直至完成靶物体表面喷洒。

6.3.2.3孔洞、缝隙或裂缝喷洒用于防治爬行病媒生物时,应在完成平面滞留喷洒之后进行。

6.3.3绿篱滞留喷洒技术

6.3.3.1施药器械和参数要求见6.3.1.1。

6.3.3.2采用空锥形喷嘴,由下风向开始喷洒,施药者行进方向与风向垂直,对绿色植被双面喷洒至挂流,顺次同向移动至喷洒绿色植被完成。

6.4注意事项

6.4.1应事先对居民进行警告,撤离工作区域。将食物覆盖,移走宠物,移动、覆盖或搬出家具,便于墙面喷药。

6.4.2操作者戴宽沿帽、防护镜和面具、长袖工作服、橡胶手套、胶靴。

6.4.3工作时间不抽烟、喝水、吃东西,药液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

6.4.4工作结束后,用肥皂、清水清洗暴露皮肤和防护服装。

7效果评价

7.1实验室方法

GB/T13917.1-2009进行评价。

7.2现场方法

7.2.1评价方法   开展滞留喷洒防治前,按GB/T23795、GB/T23796、GB/T23797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密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记录。完成滞留喷洒工作后,每间隔一段时间采用相同的密度调查方法进行防治效果调查,以评价防治效果。密度调查应选择上午9:00前进行。评价指标以密度下降率表示。

7.2.2 计算公式   计算密度下降率按式(5)。

 

             ·············(5)

式中:

P——密度下降率,单位%;

Ca——对照区处理后某天平均密度值;

Cb——对照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值;

Ta——试验区处理后某天平均密度值;

Tb——试验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值。

7.2.3 评价标准   密度下降率的评价界点为70%,当密度下降率<70%时,说明处理效果不明显。




1 用粉笔标在建筑物墙上作为滞留喷洒的训练板




2  喷嘴喷射模式






滞留喷洒示意图